魔法禁書目錄 觀後感 / 簡評
魔法禁書目錄(後稱:魔禁),是小編在動漫界裏的主修科。所謂主修科,就是在其投放的時間比其他作品多,成功從 Infinite Stratos (即:IS)的坑逃脫出來後,魔禁是本人唯一會花錢續本小説買來看的作品。由於小編希望把本作寫得較爲詳細,除了兩季的動畫內容外,本文章也會引用小説內容來加以補充,讓大家更能體會到魔禁的趣味之處。
(科學用語)超能力者、驅動裝甲、學園都市...
(魔法用語)天使、聖人、神之右席...
魔禁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 —— 很多用語(苦笑)。説到這裏,你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動漫界的作品多的是,但作者通常只會採取科幻或魔法單一類型來創作故事,很少會讓科學與魔法並存。但魔禁的作者 鎌池和馬,就大膽地突破了這個創作風氣,創作出兩者並存的作品。
魔法禁書目錄的故事是以一位在科學陣營生活的高中生,遇到一位從魔法陣營而來的修女後所遇到的事情作爲開始。隨著少年經歷的越多,他漸漸發現明明與魔法無關的自己已經不能再從魔法界裏獨善其身,同時,也對自己一直身處的世界有了重新的認識。
基於世界觀與故事的設定,戰鬥的場面不少。在小說裏,戰鬥的情節被仔細的描寫出來,短短幾秒的動作,作者可能會花了兩頁才寫完。是爲了作品的 “量”,還是作者的筆功厲害,就見仁見智了。但無可否認的是,仔細的戰鬥情節,在動畫裏是挺難完全描畫出來的,所以動畫中的戰鬥表現有時侯會與小説的有所出入,但大多數描述或關鍵部分都會保留,例如決勝負的一擊。
魔法與科學的劇情,小編比較喜歡前者,主要有幾個原因。
其一,魔禁的故事是以主角遇到魔法世界的 禁書目錄(不錯,是女主角的名字,後稱:Index)爲開始,考慮到男主角之前沒有接觸過魔法,魔法劇情理應是比較突出和新鮮。
其二,魔法的話題遍佈全世界,例如歐洲的魔女、日本的神道故事、阿茲特克的古老傳説...可以用來當魔法劇情的元素數之不盡,這表示著魔法方面的內容繁多而各有特色。但在科學方面,代表科學世界只有位於日本的學園都市。先不説實力,就可寫的內容而言,魔法實在比科學多得很(而這也成了一些讀者對魔禁的批評之一)。
其三,雖然能看出作者希望盡力平衡魔法與科學的內容比例,例如第1、2、4、6、7圈主要是魔法內容,而第3、5、8卷主要是科學內容(其實在這裏已經看到魔法比例占多數),但小編覺得作者在魔法內容花的心思較科學多,此觀點會在後文解釋。
説到魔法方面,雖然不知道作者 鎌池和馬 本人是否有宗教信仰,但可以從內容裏看出他在落筆寫魔法內容前花了一點功夫。在劇情中,出現的魔法術式和靈裝(即發動魔法所用到的道具)千變萬化。作者總會在這些創作的背後加入一些有關現實中的歷史或傳説背景,讓人覺得這些創作成分好像真的存在。就讓本人從小説第1卷指出一個例子:
女主角Index啓動了體內的 "自動書記"(類似自動迎擊系統的東西) 攻擊男主角,此時魔法師史提爾 介入了戰鬥,召喚出魔法 “獵殺魔女之王”(火巨人)爲主角擋住了不斷前來的攻擊。Index隨即運算出新攻擊魔法 "神啊,你為何捨棄了我(Eli, Eli, lama sabachthani)”對應,令火巨人的魔法失效。以小編所知,"神啊,你為何捨棄了我(Eli, Eli, lama sabachthani)”一句是出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27章(不同版本的聖經會內容會有些出入)。由於 “罪” 阻隔了神和人的關係,所以當耶穌基督承擔了世人的罪時,神也離棄了耶穌。套用到魔禁的劇情裏,Index運用的這個魔法術式就好像代表了罪的意思,讓透過基督教教義發動的火巨人魔法失效。
即使這些引用在真正的信徒面前可能只是班門弄斧,但小編也挺欣賞作者在這方面所花的心思。
雖然 魔法禁書目錄 的題材吸引,可供創作的內容也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即使是作爲粉絲的小編,也不得不承認作品有這些失誤:
1)上文提及過,魔法與科學的內容或題材失衡,讓原本作品一直提倡兩股勢力的平衡無法完美地表現出來,特別是魔法組織
神之右席 登場後,魔法勢力更是提升了一大截。
2)有些舊粉絲提出,魔禁的故事原本應該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約第22話)後畫上句號。但作者不但沒有讓作品完結,還推出新的系列 新約 魔法禁書目錄,籍新登場的角色與危機讓故事繼續發展。這也是一部分粉絲放棄追看的原因。
3)承第二個失誤,作者不斷在破壞自己的故事設定。當主角打敗了Boss A,才知道原來Boss A是Boss
B手下;打敗了Boss B,才知道Boss B只是
組織C 的一位成員;攻破了 組織C 後才知道還有一個更高級的 組織D存在。這樣的無止境故事發展容易讓讀者感到煩厭,好像作者是爲了錢才繼續寫作,而不是爲了劇情發展的需要。
4)在創作科學勢力的同時,劇情不免會運用到一些科學理論,例如電力、磁場、力的方向等等。運用本身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當作者在小説解釋理論時,通常都是 “越解越糟糕”,仿佛在自曝其短。聽說作者 鎌池和馬 在動漫界還有一個綽號 —— “物理粉碎機”,從此可見大家對他的科學知識的評價是多麽的差。
到目前爲止,動畫化魔禁已經播出了兩季,各兩首op和ed,劇情大約發展到小説第13話(9月30日事件)。説到op,第一季的是 川田真美 的 “PSI-missing” 和
"masterpiece";第二季則是 “No buts!” 和 “See visionS”。至於ed,第一季爲 IKU 的 “Rimless 〜フチナシノセカイ〜“ 和 ”誓い言 〜スコシだけもう一度〜“;第二季就是 黑崎真音的 “Magic∞world” 和 “メモリーズ ラスト”。基於動畫的話數,這個數量的op和ed都是合理的,畢竟兩季加起來便共48話了。
除了動畫與小説,魔禁也推出了劇場版及其他延伸性系列的作品,例如在2013年上映的 “劇場版 魔法禁書目錄:安迪米昂的奇蹟 (劇場版 とある魔術の禁書目録 -エンデュミオンの奇蹟-)”,就是以第一季與第二季中間的時間來創作另一件事件。(由於事發時主角是穿著夏季衣服,而在第一季尾還未蘇醒的 一方通行 有在劇場版尾出現協助作戰,而 一方通行 在第二季才康復登場,再加上第二季頭男主角已經改穿了冬季校服,所以本人推斷時間是發生在兩季的中間)。在延伸性系列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科學的超電磁炮(後簡稱:科炮)。在該作品中,作者以女角色 御阪美琴(後稱美琴) 作爲主角,以另一個角度描寫 魔法禁書目錄的世界,同時也有助補完科學世界裏並未提及的事件或特色。再加上 美琴 成了最受魔禁粉絲歡迎的女角色之一(主要是因爲傲嬌屬性吧...),所以 科炮 也有一定的支持者。
不過小編認爲,即使作者沒有推出新的系列,魔禁 本身的世界觀已經很完善,原因是故事的主綫由起初的一條變成了三條(上條當麻、一方通行、濱面仕上),讓原作的內容已經很豐富,不需要特別推出新作品來補完故事。至於你問本人主角到底是一位還是三位,問題的答案還是交給作者自己解釋吧~(其實小編已經猜測到答案的一部分)
魔法禁書目錄,可以説是小編的主修科。雖然它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而且作品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失誤,但由於題材突出,作者在故事裏也花了不少心思,所以本人仍然覺得喜歡魔法題材作品的朋友可以看看~
Extra:粉絲的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U-KwMEGZ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