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藍鋼鐵戰艦 簡評 / 觀後感
説起以戰艦爲主題的動漫作品,大家通常都會想起 艦隊收藏(即:Kan Colle- / 艦娘),但 蒼藍鋼鐵戰艦 (後簡稱:蒼艦)也有其代表性。即使動畫的話數只有12話,基於其第二套劇場版最近在香港上映(小編因未補完動畫,所以趕不切看劇場版),所以本人也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
蒼艦 的故事背景是建構於不久之後的世界。在未來,海洋出現了謎一般的艦隊(即:海霧)攻擊人類。雖然艦隊的外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日式型號,但其機能及武器遠遠超越人類的科技,例如激光炮、波狀防護壁、超重力炮 等等,讓人類在戰線中節節敗退。故事的開始在男主角與一位海霧的雙遇,有趣的是,原本應該與人類爲敵的海霧,竟然其中一位(即女主角 / 後稱401)會自願與男主角接觸並成爲他的戰艦,成爲了故事中的最大疑點,同時也爲後來的劇情埋下了相當大的伏筆(劇場版會解釋的啊~堅持不劇透ww)。
説到這裏,你可能會想小編是否打錯了字,爲甚麽會用 “一位” 來形容一艘戰艦?因爲 蒼艦 和 艦娘 一樣,都在設定裏加入了兵器疑人化的元素,但其特色與 Kan Colle- 有些不同。在此作品的設定中,海霧艦隊會持有自己的意識,而強弱取決於它們的演算能力,通常艦隻的級數越大,演算能力就越大(因爲需要控制更多功能)。當演算能力有一定級數時,該艦隻就有所謂 心智模型 的人型產物,作爲龐大演算能力的象徵(説白了就是疑人化)。簡單而言:艦隻是本體,人形就是意識具體化的產物。
TV版動畫只有共12話。由主角遇到401,中途不斷打敗並説服敵人加入,到最後決戰敵方旗艦,故事發展都挺合理。當然,劇情當中會有些疑點,但那些大多數都是爲劇場版埋下的伏筆,所以大家記得看劇場版啊~(宣傳中...
説到戰鬥,小編覺得不是流暢這麽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出色。由於401在火力方面都不及敵人的主力艦,所以主角們通常都會採用戰術取勝,運用401潛艦的靈活性,讓對手難以捉摸他們的動向和位置,從而作出反擊手段。精彩的戰術表現再加上近未來向的武器,戰鬥場面可以說是既緊張又精彩。再者,即使擁有作品裏的最強武器—超重力炮,都不一定會勝出,畢竟強力的兵器是要有戰術來配合,才能將其發揮到最大效果,這也是戰鬥畫面吸引的地方。
如果你問本人除了女主角401,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誰?我的回答是敵軍旗艦 金剛。不!不是因爲她與 艦隊收藏 裏的 金剛 是同名(那是小編在艦隊收藏裏的本命),而是因爲她在劇情裏的感情表現很豐富。在很大程度上,作品背後想帶出的訊息是透過金剛來表達出來的。
戰艦 金剛 在此作品中擔任敵軍旗艦一角,她對命令(與人類爲敵)持有很高的服從性,甚至已經進入了失去理性的情況(但從外表看好像很正常)。所以,當有隊員加入主角們的隊伍時,她都會認爲是隊員背板了自己,或是因爲太軟弱而被敵人感染了。故此,金剛認爲她們(海霧)不應該有感情,只要絕對服從命令就可以了。隊員一個又一個的思想覺醒(發現可以與人類共處)並投降讓頑固的金剛 百思不得其解。現實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產生不斷產生衝突,再加上不願意接受改變的態度,讓金剛最終暴走,成爲連原本自己也不會認同的外表。
金剛的遭遇其實與我們很相似。當我們長大,會發現過去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有時候已經不通用,就好像上了年紀的人可能已經不太懂網絡或智慧手機這些科技產品了。要適應這個時代,我們有時侯不得不去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去接受新的事物。本人不是說我們要應該被社會同化、人云亦云。而是在接受的同時,大家都需要認真思考,避免盲目的跟從。可惜的是,有些人總是只覺得自己才是對的,於是便拒絕聆聽別人的聲音,也不懂得尊重其他人的意見。如果我們只懂得自我滿足與自己的世界,最終只會變得不懂得去思考。
留言
張貼留言